English

绿色剪裁着塔克拉玛干

1998-10-1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杨永林 我有话说

在塔里木盆地采访,每天都是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伴相依,6天时间只是在它的一角兜了个小圈圈。这片面积为33.7万平方公里的流动沙漠,坐落在53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这只“浴盆”中,它涌动的沙涛时时与人类营造的绿浪撞击、较量,不少绿洲与沙山的间隔仅仅是“一步之遥”。沙海,它曾埋葬古代西域三十六国,今天仍对人们的绿色家园虎视眈眈。

8月3日,我们从举世瞩目的沙漠公路的北端轮台县出发,向南直插塔克拉玛干的心脏。平坦优美的沙漠公路宛若架在大海上的长桥,时而平直,时而起伏,时而蜿蜒地伸进望不尽的大漠之中。坐在车上,海涛般的沙丘、沙垅,行云流水般地向身后游去,随风扬起的流沙水纹般轻柔地从黑色的路面上滑过,泛起一片片涟漪。公路两侧,布满了用芦苇插成的美丽的防沙草方格,像两条花边勾在沙漠公路两侧,牢牢地抓住了流动的沙丘和沙山。据说这些草方格沙障按1米宽计算,可绕地球近一圈半,这是地球上目前最大的固沙工程。这全长522公里的黑色的飘带,像利剪裁开塔克拉玛干,将其割为两截,构成防沙固沙的百里长城,在沙海中与沙涛对峙。

中午时分,我们到达石油新城“塔中市”,这里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心脏位置,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前线指挥基地。电视台、飞机场、商店、卫生院、宾馆、居民房,加上街道两旁的树木花草,在橙黄色的沙海里构成独特的风景。令人称奇的是,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郁郁葱葱的绿地。绿地上,树木葱绿,绿草成片,鲜花簇拥,这里生长着的红柳、沙拐柳、梭梭等固沙植物大都超过人的腰际,有的甚至没过头顶;绿地管理人员介绍说,这里培植的红柳,树根可以钻入沙地28米,经过两年的人工浇灌,它的根须就可以与地下水位接头。它一旦成活,便能成丛,能把几百吨的流沙固定在自己周围。科技人员正在进行探索,将其大面积栽植,在塔中目前已有210亩人造绿地。今年春,他们在塔中四油田基地路两侧,建成长1.2公里宽50米的绿化带,树种以红柳、沙拐枣、梭梭为主,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滴灌技术。科技人员正雄心勃勃,准备在沙漠公路两侧构筑绿色防沙屏障。

到达沙漠公路的南端民丰县,只见浓浓绿色从公路两边向外伸展,渐渐与昆仑山麓的林木连成一片。路旁放着一堆堆新鲜的西瓜、葡萄等,来往车辆络绎不绝,将这里的瓜果经沙漠公路运往外地。当地的一位老乡向记者介绍说,沙漠公路横穿塔克拉玛干以后,这里雨后春笋般涌起200余家餐馆、商店,不少农户将家搬到公路边,这里的瓜果等农产品价钱翻着个儿往上窜,从而也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,昆仑北麓的绿洲也因此加快了扩张的步伐。

此后,我们便沿沙漠南缘向西而去,在民丰县,看到了人工开凿的长达7120米的山洞和15公里的引水渠,将清冽的昆仑山雪水引入大漠,携绿浪向沙海冲击;在50年代决心骑着毛驴进京见毛主席的库尔班大叔的家乡于田,记者欣赏到了长达1304公里的葡萄长廊,目睹了由213万亩胡杨和红柳、长896公里宽100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、围绕17100块条田纵横交错的林网,构成的三道护卫绿洲的防线;在因“沙临城下”而被迫3次迁城的策勒县,领略到了“渠林路”、“乔灌草”、“网片带”相融合的防沙体系的风采……由此记者真切地感受到,沙漠公路孕育的绿色正与环绕塔克拉玛干的不断扩张的200片绿洲一起,构成波澜壮阔的绿浪,正向沙漠瀚海进行坚韧的搏击。在绿色的剪裁下,亘古荒漠正在改变着模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